更新时间:2025-08-03 15:35:35 | 浏览次数:7851
毕业季即将到来,人们期待“好职位”和“好人才”的双向奔赴,这离不开就业公共服务的升级。从“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被明确写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即可看出:构建高质量的就业服务体系是毕业生就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重要着力点。
就业稳,则民心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高校毕业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不仅是自身面临的大事,也是各地各部门要面临的大事。进一步健全覆盖全员、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让就业服务更近、更细、更优,才能给求职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方便和保障,才能使就业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
2025年的“六一”儿童节对于来自日喀则地区的21名藏族先心病患儿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他们恢复健康后度过的第一个儿童节。2025年4月,这些先心病患儿来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免费手术治疗。
当地将漕运盛景搬进现代商圈,沿河步道上60余个市集摊点,聚烟火气。市民游客徜徉其间,观龙舟竞渡、逛民俗市集,体验古今同框的时空交叠之美。
“真是服了我儿子,他是蜈蚣吗?买这么多鞋……”“什么科技,什么碳板,什么电,一年四季都在穿,老母亲真的看不懂了……”在社交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家长吐槽孩子买碳板鞋“上瘾”。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推动下,各地各部门着眼于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提供全方位呵护,政策和制度保障不断完善。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科学教育实验校覆盖城市乡村,引航孩子们的科学梦想;从每天一节体育课到课间十五分钟,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从积极拓宽美育课程,到组织艺术展演,以美育人,浸润孩子们的心田;劳动成为必修课,从小播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