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6 22:34:52 | 浏览次数:5525
为提升游客体验,气象部门研发了观星气象预报产品,帮助游客合理安排“追星”时间。“我们联合宁夏、北京等观星条件比较好的地方研究开发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星空指数产品。通常在周末、节假日前发布,并划分等级。达到5颗星意味着观星条件极佳,满天繁星可期,方便星空爱好者规划行程。”王秀荣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正在打造“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三大品牌,让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百亿元,拉动消费超千亿元,助力民族地区民众就业、民生改善、乡村振兴。通过激活体育经济引擎,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共同致富。(完)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作为本届世界经济论坛《2025十大新兴技术报告》的核心编写团队成员之一,芬特博士对此深表认同,并以绿色固氮技术为例,指出推动相关技术落地的紧迫性:“目前全球约1.7%的能源消耗用于合成氨生产,每生产一吨氨,将排放约2.4吨二氧化碳。” 他认为,利用生物或电化学路径替代传统高耗能工艺,可显著降低农业领域的碳足迹。“诸如此类的跨领域技术的碰撞融合,是本次报告的一大关注焦点。”
气象康养是气象部门2025年度的重点发力方向。“这是气象资源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陈辉介绍,气象康养以丰富的气象资源、良好的自然生态为主要资源依托,通过与医疗、文旅、生态、农业、养老等产业融合,配套完善的康养设施,旨在提升公众健康管理水平,赋能大健康产业链。
据了解,广州黄埔区积极推动文旅产业和版权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成功引进16家重点企业,预计总营收规模超13亿元人民币。同时,黄埔区正在对接的重点文化项目超30个,其中湾区(黄埔)影视文化出海产业园等项目已成功落地,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微短剧审核分中心两大平台也在加快建设步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