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4 14:50:38 | 浏览次数:5254
“唯有用心雕琢每一处细节,才能让艺术真正走进市民生活。”武汉市城投城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熊华飞介绍,在“江影·杨泗港城市灯光音乐社”项目筹备期间,从舞台灯光的明暗调试、桌椅板凳的布局规划,到地面涂鸦的艺术设计,每一处现场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与精心打磨,力求为市民游客呈现最佳体验。
本次参展大阪世博会的ZG-ONE(鹊飞)是零重力飞机工业的核心产品,具有270度观景舷窗、整机弹射式降落伞、5分钟快速换电技术等性能,在安全性、用户体验和运行效率三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产品优势。“我们在立项之初定义它的主要应用场景是低空观光,未来还可以拓展其他应用场景,比如特种应用,应急救援,高空灭火等。作为一款载人飞行器平台,‘鹊飞’未来的拓展空间很大。”贾思源说。
每逢重要节日,博物馆还成为周边村民的文化客厅。元宵音乐会、乡村阅读计划、全家福拍摄等活动,使博物馆成为村寨活态文化中枢。更特别的是,所有馆员都是手艺人,许多村民经培训后在馆内制作文创产品,实现“保护者即传承者”的生态闭环。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五一农场设施农业基地的花卉产业已成当地特色产业“名片”。今年五一假期,基地培育的三角梅、月季等花卉供不应求。然而,五一农场的绿色转型并非一帆风顺。该场一连党支部书记陈峰说:“2023年推广醇基燃料锅炉初期,许多种植户担心成本高、技术复杂,存在抵触情绪。”
不断创新的博物馆文创频频出圈,让观众“把文物带回家”。博物馆不仅是展示历史的平台和城市文旅流量的入口,也成为文化创意的源泉。近年来,博物馆开发的凤冠、藻井冰箱贴等出圈、破壁,将服章之美和古建精致融入日常。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反映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彰显了文化消费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新兴产业也是嵊州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一翼。裘建勇称,近年来,该市重点开展“招大引强”,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从30%提升至45%。其中,当地正在打造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目前产值规模已超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