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30 18:43:00 | 浏览次数:2249
据介绍,中国文学新力量丛书出版项目,旨在通过创作扶持、出版推广于一体的培育机制,全方位助力青年作家攀登文学高峰。该套丛书包括董夏青青的《杏园》、索南才让的《我过去的位置》、林森的《心海图》、陈楸帆的《出神状态》、杨知寒的《水漫蓝桥》,丛书以军旅、科幻、少数民族、海洋等多种题材的文学表达,展现出新时代文学的包容性与创造性,也呈现出“新力量”最珍贵的特质——不重复前人脚印,而是开辟新的路径。五位作家讲述的故事超越了个人经验的范畴,折射出新时代青年创作的多元光谱。西文版的签约,被认为将推动这些文本走向世界,在更广阔舞台上推进中外文学对话。
对于有湿疹、特应性皮炎的孩子来说,潮湿的夏季就是挑战。万朋杰介绍,特应性皮炎是遗传过敏性湿疹,特征是反复发作、湿疹样损害、剧烈瘙痒,是儿童最常见的皮肤病。对付它就一定要打好“组合拳”:每天用弱酸性无敏无刺激的沐浴露洗澡,可冲走皮肤上的汗液、刺激物、某些变应原定植的致病菌;夏季推荐使用质地轻薄的乳液为皮肤保湿,每天至少涂抹2次至3次;通过空调、抽湿机等家用电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50%左右;穿全棉衣物,避免化纤衣物摩擦。如仍不能控制,可接受外用药物、湿包裹治疗、局部紫外线光疗、系统药物治疗等。
日前,在中哈双方代表的共同见证下,装载“中欧班列跨里海运输第十万标箱”的列车缓缓驶入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区,这是跨里海国际运输路线建设取得的又一新进展。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永刚指出,商务印书馆与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合作堪称中外出版界合作的典范,双方共同出版了以工具书为代表的大量优秀图书,不仅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更架起了一座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坚实桥梁。(完)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举办前夕,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减贫官员西迪科夫·巴赫提约尔首次到访中国,参加由中国商务部主办、中国国际减贫中心承办的发展中国家制定和实施减贫规划政策官员研修班。
中国科技推动的,远不止传播方式的革新,更是表达范式的转型。过去几年中国国际形象的稳步提升,离不开“酷中国”形象的塑造以及与全球年轻一代达成的深度情感共鸣。国产游戏、虚拟数字人、元宇宙等新兴载体正以年轻人熟悉的语态讲述中国故事:中国网游将“黑科技”与传统文化元素熔于一炉,非遗技艺在虚拟世界焕发新生,汉服文化借直播风靡全球,国风音乐于短视频平台广为传唱……这些创新实践有效拉近了全球用户与中国文化的“心距离”,让年轻一代在沉浸式体验中,自发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诠释者。这种从“文化输出”到“情感共鸣”的范式转变,正在为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也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数字时代的全球对话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王毅说,从西安到阿斯塔纳,此次峰会对中国-中亚合作具有接续加力的重要意义。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叠加背景下,中国和中亚国家将以历史智慧为鉴,以命运与共为约,以“中国-中亚精神”为指引,坚守团结初心,继续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共护安宁、共谋发展、共促进步、共守正义,建设好中国-中亚共同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