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4 01:17:54 | 浏览次数:9999
今年36岁的李樟煜,已经在残疾人自行车项目征战多年。2012年伦敦残奥会,他第一次实现了残奥冠军梦。接下来,从里约到东京,再到巴黎,他带着梦想破风前行,每届残奥会都有金牌入账。据介绍,李樟煜获得的各类国际赛事奖牌已有50多枚。
村东头的徐冰把自家院子改造成民宿,白墙上挂满古琴制作老照片,每间客房都摆着袖珍古琴模型。这名90后大学生返乡后,白天带游客体验古法斫琴,晚上架起手机直播教学。他设计的“七天入门古琴”课程吸引了上海白领组团来学,最忙时得请邻居帮忙打扫客房。“以前觉得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现在咱村比城里还有文化味儿,回来的都不想走了。”他擦拭着爷爷留下的老刨子,眼里闪着光。
29名瑶医现场展示25种瑶医特色技法。穴位放血疗法、刮骨接骨疗法等技艺吸引群众体验;药膳展示区,瑶神五指毛桃老鸭煲、瑶王石斛护肝汤、艾叶蛋等药膳受欢迎。
她在临川区一些机关食堂看到,窗口的菜品均设置了小份菜、半份菜,按需配餐、动态配餐,还有监督岗、作风督查等进行监督。“节约粮食是美德,更是责任,我们也要自觉行动起来。”王楠说。
在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景区,人型机器人和机器狗已经成为“明星”。人型机器人穿着土家织锦,为游客提供检票、文化推介和便捷服务;机器狗则能背负行李,陪伴游客爬山。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坚持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未来,景区还将探索用AI大模型进行景区客流预测、环保监测,并研发能爬山的环保机器人和会多国语言的导游机器人。
古老的赛龙舟为什么又火了?我想,这项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早已超越体育竞技本身。赛龙舟的热潮里,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体验“百舸争流”之余,大家还可以尽情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在此刻,民俗文化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记载,很多年轻人更是将“体验感”“参与感”进行到底,穿着汉服去参与龙舟文化节,在锣鼓声中为龙舟竞渡助威呐喊。
越来越多老字号企业尝试跨界与联名,着力打造消费新增长点。以布鞋闻名的老字号内联升,在北京大栅栏总店二层开设的“大内宫保”咖啡馆成了潮人聚集地,独特的中式盖碗咖啡频繁在社交媒体上圈粉;同仁堂旗下新零售品牌“知嘛健康”陆续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开出12家门店,吸引年轻人感受东方潮流养生;光明乳业联手冠生园推出的大白兔雪糕,一上架就成了供不应求的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