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1 10:15:09 | 浏览次数:6985
据介绍,作为文旅观光、短途接驳、特种应用等多元场景中的新秀产品,“鹊飞”已获得千余架意向订单,预计2026年初取得型号合格证(TC)并开始市场化运营。
主旨发言环节,傅小强以“准确把握国际战略形势之变”为题,强调强化战略思维与预见能力;复旦大学教授黄仁伟聚焦“印度洋地缘政治与陆海通道建设”,提出构建海洋安全秩序战略框架;林宏宇从“‘一体两翼’战略框架下的‘大金砖合作’”出发,阐述中国新时代大国外交新趋势。此外,多位学者围绕“涉外法治与海外利益保护”等议题展开研讨。会议还设置五大平行议题,深入探讨相关热点。(完)
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厦门港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国岩称,“屿见闽南”的开业反映了厦门市在港城文旅融合领域的创新作为,期待将“屿见闽南”打造为厦门亮丽的城市名片。
主旨发言环节,傅小强以“准确把握国际战略形势之变”为题,强调强化战略思维与预见能力;复旦大学教授黄仁伟聚焦“印度洋地缘政治与陆海通道建设”,提出构建海洋安全秩序战略框架;林宏宇从“‘一体两翼’战略框架下的‘大金砖合作’”出发,阐述中国新时代大国外交新趋势。此外,多位学者围绕“涉外法治与海外利益保护”等议题展开研讨。会议还设置五大平行议题,深入探讨相关热点。(完)
活动所在地位于中国科协海智工作基地(浙江绍兴),其设立于浙江(绍兴)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据悉,该基地已与2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合作关系,累计举办技术交流对接活动300余场,促进20余个合作项目落地。
上海5月17日电 (记者 郑莹莹)2025年上海科技节17日在沪拉开帷幕,今年的“AI科学红毯”不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科技委常委张玉花等备受瞩目的科技大咖,还有“神秘嘉宾”——眼下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这也是人形机器人首登上海科技节“科学红毯”。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肖长培指出,黄檗文化发源于福清,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此次展览展出来自中日艺术家的书画精品,涵盖传统水墨、现代艺术等形式,展现了中日两国对自然与美的哲思,成为文明交融的生动写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