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本届展会亮点纷呈,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家企业、约600名客商踊跃参与。展商们带来超1500个品类、10000余款展品,精心规划的“国际精品”“进口酒水”等特色专区,汇聚全球好物。既有尼泊尔手工艺品、泰国护肤佳品等上届热门产品,也新增澳大利亚营养保健品、英国威士忌等特色新品。漫步展会,法国红酒醇香、马来西亚咖啡浓郁、日本清酒韵味独特,工艺品展区匠心独具,美妆保健专区产品惊艳,令人目不暇接。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科学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自主和开放、发展和安全、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的辩证关系,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循环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023年,东丽区在天津市率先推行“打捆式”环评审批工作模式,对同一主体、同一区域、同一类型的多个项目,实行“一本报告报审、一次受理评审、一个环评批复”。如今政策升级,减了适用条件,扩了适用范围——只要属于同一主体、同一类型,就可以对多个项目“打捆式”审批。
活动期间,医疗专家将深入阿坝州的乡镇和牧场进行义诊、巡诊;针对先心病、包虫病、脊柱侧弯、唇腭裂等高原地区重点病症开展大规模筛查,符合手术指征条件的患者将进入援助通道,到北京接受免费救助治疗。医疗专家还将在阿坝州马尔康市、阿坝县、红原县、若尔盖县和壤塘县等地开展“同心·共铸中国心”健康学院主题专业培训,普及高原病防治知识;推动20余家首都医疗单位与受援地医院明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合作;开展远程会诊平台试点,实现当地疑难病例“云端”诊疗。
“创业中华”系列活动作为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的特色品牌,已成为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助力侨商投资兴业的重要平台。当日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德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侨商侨领到黑龙江,谋其向北开放拓展的新机遇。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