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4 09:01:10 | 浏览次数:9606
“我希望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好好读读中国历史,再来和中国叫嚣。”看来,@BeeRose in China是非常懂这个道理的。
从技术“秀场”中走出,迈向产业“竞技场”。本届创新大赛获奖的731个团队中有不少已经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研而优则实战,创而优则“变现”,数字创新打破学科边界、理论藩篱后,又用市场选择和人文尺度共筑生产发展的良性循环。研发、技术、资本、产业的产学研用闭环,让奇思妙想有了源源动力,数字创新最终要通过造福于民,实现发展的生生不息。
眼下,保留“乡味”基础上,故事化乡村表达、多元化消费体验、日益便利的硬件设施,化身乡村“引流”密码。百花齐放的乡村文旅,折射着民众从“柴米油盐”到“诗与远方”的消费升级浪潮。(完)
本届大赛由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办,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承办,自2025年2月发出活动通知以来,全省各幼儿园、小学、少年宫、各公办及民办少儿舞蹈教育机构、少儿艺术团积极参与,共有15个地市的163个原创少儿舞蹈作品报名,近4000名少儿参赛。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文章称,近一个月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攻势已经搅得华盛顿和华尔街“不得安宁”。如果贸易战持续,下一波“冲击”距离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就将变得“越来越近”。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