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2 19:24:21 | 浏览次数:4974
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以“专”“转”“传”三类文章为话题,要求考生探讨专业文章、通俗文章,与传世之作之间的关系,这一题目被认为一方面与当下人们的文化生活紧密贴合,可激发非常必要的思考;而另一方面,要高质量完成这一作文,需要考生结合当下信息传播的特点,围绕命题中提出的“关系”,进行充分的思辨与阐述,提出自己对文化传播的见解,被认为颇具难度。
不论是小朋友还是大朋友,感到眼睛干、痒时,都会忍不住揉两下。揉完之后,眼睛是会暂时舒服了,眼球却因为被反复蹂躏,即局部的机械刺激引发炎症,容易导致眼睛越揉越痒、越干、越红。
此外,今年第1号台风可能在6月10日前后生成,气象部门预计6月中旬的“梅雨+台风”,有可能变成加强版梅雨。从历史上来看,1991年以来浙江有6年出现“梅中有台”的情况。(完)
路透社13日称,新制裁包括衡水元展贸易有限公司和总部位于香港的恒邦微电子有限公司,理由是它们涉嫌或曾经参与“破坏乌克兰稳定”或“破坏或威胁乌克兰领土”。“美国之音”称,衡水元展贸易有限公司和香港恒邦微电子有限公司此前已被美国财政部制裁过。
据悉,第七届中国—东盟视听周还将举办2025中国—东盟青年主播创造营、“同唱友谊歌”—2025中越金曲音乐盛典、2025中国—东盟(泰国)电影文化周等活动。(完)
粤东西北地区深挖地域文化特色,韶关龙舟邀请赛在碧水之上再现传统民俗魅力;河源标准舞·拉丁舞锦标赛以“共舞万绿湖”为主题,将自然景观与体育美学巧妙融合;梅州市社区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社区则以“家门口的赛事”拉近体育与居民距离;连南县级拔河赛作为“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重要场次,以乡土体育激发乡村活力。
在“梦的赠予”这一情境中,“梦”和“赠予”是两个关键要素。如何理解“梦”?材料开头引用的三句古诗对此作了提示。这三句诗分别出自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三首诗均为经典名篇,且都入选统编语文教材。三句诗有着内在的层次:“昨夜闲潭梦落花”原诗所写之境,更多是个体生命对自然之美、人生之理的观照;“我欲因之梦吴越”原诗为赠友之作,在自我精神追求的表达中又明显吐露“求其友声”之意;“铁马冰河入梦来”原诗则以一人之身“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所抒发的既是个人之志,更是家国之思、民族之魂。由此,这三句诗为考生拉开了一个理解、构思、表达的空间。它们提示考生注意:“梦”既有具体性的一面即“梦境”,又有普遍性的一面,是为“梦想”。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结合这两方面,从个性化的梦境中发掘普遍的意义,或将宏大深远的梦想寄寓于生动可感的梦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