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06:18:32 | 浏览次数:3999
古老的赛龙舟为什么又火了?我想,这项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早已超越体育竞技本身。赛龙舟的热潮里,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体验“百舸争流”之余,大家还可以尽情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在此刻,民俗文化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记载,很多年轻人更是将“体验感”“参与感”进行到底,穿着汉服去参与龙舟文化节,在锣鼓声中为龙舟竞渡助威呐喊。
“野蛮其体魄”。跳绳“穿越障碍”、拍球“运送补给”,北京市精忠街小学操场上,一节体育课好不热闹,孩子们变身“越野达人”,欢快的笑声久久回荡。推广课间15分钟、每天一节体育课,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身上有汗、脚下有力。
“抢零食大战”上演手速与策略的巅峰对决。限定时间内,官兵们在零食堆中“眼疾手快”,有人“横扫千军”满载而归,有人手忙脚乱扑空而归,紧张又欢快的场面引发阵阵欢呼。而“夹气球竞速跑”则考验默契与协作:两人一组,用身体夹住气球、手持气球冲刺,途中气球掉落或爆炸需重返起点。官兵们高喊口号、步调一致,在“1、2、1”的节奏中展现了团队协作的超强战斗力。
安徽黄山风景区紧急救援大队副队长毕海滨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景区投入使用的是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前期共在天都峰区域投入10台试用。毕海滨说,景区最初引入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主要目的是提升救援能力、优化景区管理以及提升游客体验。登山助力外骨骼能够显著增强救援人员的负重能力和行动速度,从而在紧急情况下更快地到达事故现场,提高救援效率。同时,它也能帮助景区工作人员节省体力,扩大巡逻范围,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在天都峰、莲花峰等无索道区域,景区也在探索向体力不支或因身体原因难以攀登的游客提供登山助力外骨骼租赁服务,使他们能够轻松登顶。
宜良花街习俗始于明朝、盛于清朝。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当地民间就已形成在端午节期间,于清远桥(现称花桥)周边自发交易花卉的习俗。此后,还增加了民俗巡游、滇剧展演等活动,呈现“万花云集,游人如织”的盛况。
承袭千年诗风,传承屈原精神,诗社成员不仅吟唱诗歌,还作诗。对于这些农民诗人们来说,每天一手锄头、一手诗歌,是大家平日的写照。今年75岁的黄家兆,60岁时加入诗社,并学习作诗。仅靠着老社员的口授,初中文化的他硬是背下了百余个诗词格律。有时在田间灵感来了,顺手捡来的废纸都可以成为他写诗的地方。十几年来,黄家兆共创作了一百二十多首诗歌。田间的橙子,林中的啄木鸟,四季的劳作,丰收的时刻,一首首诗歌记录着恬静的岁月,更记录着为美好生活的奋斗。
李瀚明表示,乌鲁木齐机场的国际航线虽然多,但不强。比如国际航班量占比较少,国际航班密度不够,国际航线集中在中亚、西亚。香港航线实际上是乌鲁木齐唯一一条向东直飞的国际和地区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