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1 12:14:49 | 浏览次数:2027
新华社伦敦6月8日电 当地时间6月8日,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访问英国期间在伦敦会见对话英方牵头人、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就中英经济财金合作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北京6月9日电(记者 徐婧)2025明文化论坛计划6月14日举行。论坛以“印象大明 世遗华章”为主题,由开幕式、四场分论坛和一场文物展览组成。活动中,北京昌平明十三陵将与江苏盱眙明祖陵、安徽凤阳明皇陵、江苏南京明孝陵、湖北钟祥明显陵五地联动,奏响文化遗产的共鸣之音。
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将设计方案转化成生产力”?去年5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了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建设,这为职业本科院校指明了未来进一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方向。
“低空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水平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原组长、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闪淳昌说,采用低空人工智能技术的航空器是安全巡检的“千里眼”,断路、断网、断电“三断”等极端场景下的“顺风耳”“小太阳”,灾难现场应急救援的“天兵天将”,发展前景广阔。
北京6月8日电 6月8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3周年全民健身主题系列活动(全国主会场)开幕式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本次全民健身主题系列活动共包含“国民体质检测”、“数字体育体验”、“国家队开放日”等50余场活动,预计将持续至6月15日。
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的多篇文章对此作出重要论述。在《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强调“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发展数字经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中要求“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尽快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刘云志: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当深入生活、贴近人民,创作既接地气又受欢迎的文艺精品。中央歌剧院年均演出200场左右,以往多效仿西方年度音乐季模式,中国传统节日期间却较少安排音乐剧演出。我到中央歌剧院工作后,推出跨年音乐剧,要求各团按中国的节气、节日来安排演出,真正契合中国人民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