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5 07:49:23 | 浏览次数:6442
基于SAR微波视觉三维成像原创理论方法,项目团队成功研制SAR微波视觉三维成像处理原型系统。该系统打破了现有SAR三维成像处理依赖大量观测且需要较多人工处理的传统技术框架,通过“微波视觉”智能处理方法,可自动识别建筑等目标的三维几何结构特征并建立初步的结构模型作为约束;通过相关专业的深度学习和迭代式精化求解,将三维成像所需的观测数量减少50%以上,同等条件下点云高程精度提升30%以上。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
杭州4月8日电 (郭其钰)光影为桥,连接两岸。记者8日从两岸青年微短剧网络大赛组委会获悉,为深化两岸青年文化交流,激发中华文化创新活力,2025年4月—6月将举办“逐梦浙里·创享未来”2025两岸青年微短剧网络大赛。
中国科研团队这一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当天在北京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重大项目“合成孔径雷达微波视觉三维成像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结题审查。项目验收专家组指出,该结题项目成果在多个型号工程和国家级项目中得到应用,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黄浦区地处上海的最核心区域,以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命名,被誉为上海的“心脏”。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表示,黄浦将着力打造国际人才来上海就业、创业、学习、生活的第一站和首选地,持续推动“1+7+N”产业政策和“1+X”人才政策深度耦合,建立覆盖职业发展、安居生活、文化融入的全链条、全维度人才服务体系,吸引更多国际人才选择黄浦、扎根黄浦。
成都4月8日电 (记者 刘忠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8日透露,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联合清华大学研发的氢能源无人机已完成30小时长航时跨昼夜连续飞行,打破了国内同类飞行器记录,续航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工作要点对新兴产业标准建设工作进行了明确部署,提出优化完善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北斗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推进5G-A、低空信息基础设施、6G、量子保密通信等标准研究;开展先进金属、先进非金属、先进高分子等新材料,关键零部件、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能源汽车,特殊行业应用等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医疗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高端装备,绿色智能船舶、深海极地装备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低空产业、大飞机等民用航空标准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