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4 14:58:22 | 浏览次数:7011
厦门6月5日电 (林永传 张潇翎)为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支持外贸经营主体拓展国内市场,福建厦门市制定发布了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首个针对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措施——《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
乡村环境的改变,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乡创业。长期在外务工的张静回乡与农户建立起稳定的产、供、销共同体,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帮村民带货出山。在张静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尝试网上销售农特产品,走上了致富路。据统计,近年来,全村农特产品销售量年均增长30%,年均销售额超50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1.3万元,曾经贫穷的山村焕发出蓬勃生机。
“基地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300余亩,种植有蓝莓树3万余株,年产蓝莓鲜果可达10万余斤。”据洪和蓝莓基地负责人、仁首商会秘书长张和波介绍,每年挂果期,饱满圆润、色泽诱人的蓝莓长满枝头,不少游客都被蓝莓基地的美景和果香所吸引,前来享受独特采摘乐趣。
据阳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阳山县委、县政府将蚕桑产业列为农业龙头产业,出台扶持政策,小江镇、黎埠镇、青莲镇等9个乡镇成为桑田集中分布区,阳山县桑田面积达1.1万亩,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格局,一亩大约养3张蚕种,产茧400斤,亩桑产值约6000元至8000元。近年来,阳山县政府利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和“绿色高质高效”项目扶持企业种子、种苗、蚕房建设和技术指导,扶持资金达到415万元,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农户实现多重收益,鼓励产业融合,促进蚕桑深加工和“农旅”开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旅游项目。
北京6月4日电 (记者 刘育英)记者4日从中国工信部获悉,工信部部长李乐成近日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思路举措。其中提到,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
“借助商会平台,我成功对接上农产品加工专家团队,将蓝莓鲜果深加工为蓝莓酒、蓝莓果干等蓝莓产品,进一步提升蓝莓附加值。”张和波说道,“基地现在还大力发展采摘游、亲子游等休闲农业,已构建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引擎。科技创新的重点是增加高质量技术供给,促进产业升级,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产业创新则为科技创新提供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应用和技术扩散,并推动传统产业的数智化、绿色化转型。换言之,科技创新提供突破“无人区”的原始驱动力,产业创新则提供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场景牵引力。两者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两者并重培育新兴动能和改造传统产业,能够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与未来产业布局。此外,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国际力量格局,产业变革成为重构国际秩序的底层动力,两者融合深度决定国际竞争力,是赢得发展主动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