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5 05:48:15 | 浏览次数:4755
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国家在地方合作、人员往来、教育交流、文化旅游等领域达成一系列新的合作成果,拉紧了同心同德、相知相亲的人文纽带。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在中亚开设更多文化中心、高校分校、鲁班工坊、中医药中心等,在中国高校增设中亚语言专业,继续实施好“中国-中亚技术技能提升计划”,加强同中亚国家立法机构、政党、妇女、青年、媒体、智库等合作,深入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六国元首见证签署多份友城协议,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城数量突破100对,完成了习近平主席3年前提出的倡议目标。北京和杜尚别直航首飞,中国同中亚国家首都直航实现全覆盖。六国签署促进人员往来便利化合作倡议,同意出台简化签证手续等便利化举措,让中国和中亚国家民众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各方商定积极推动互设文化中心,合作开展“中国-中亚文化和旅游之都”评选,联结六国历史文脉,传承千年丝路情谊。此行期间,《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在中亚五国播出,习近平主席引用的中国诗文典故广受当地民众关注和喜爱。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把中华大地不同地域、五彩缤纷的文化展现出来,是阎惠昌与香港中乐团矢志不渝的目标。“我们浩如烟海的民族瑰宝、音乐瑰宝,要用心去传承。不论我能做多久,我觉得我这辈子都做不完。”
作为江南造船所在地,长兴岛已形成“四大央企龙头引领、百余家配套企业集聚”的产业格局。崇明区委书记缪京在致辞中描绘发展蓝图:“从‘春潮涌动’的产业布局到‘精雕细琢’的发展路径,海洋装备产业在崇明的前景愈发‘可期可见’,这里将成为留学人才梦想启航的港湾。”
杜晓晖介绍,峰会举办以来,中非双方以实际行动、实在举措,持续推动峰会成果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不少早期收获,为全球南方凝聚现代化之力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从5月15日西南麦区开镰收获,到5月26日“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联合收割机一路北上,工作重心从四川、湖北、河南,逐步转移到河北大部、山东北部。目前,除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麦收还将持续到入秋之后,西南、黄淮海等重点麦区收获均已圆满收官。总体进度高效推进、速度比常年快了2—3天。
https://www.immigration.govt.nz/zh_CN/process-to-apply/applying-for-a-visa/providing-evidence-and-documents-to-support-your-visa-application/visitor-visa-application-guide-for-citizens-of-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