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5 20:40:22 | 浏览次数:4476
去年,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画出国际航空枢纽的蓝图,提出“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兰州和乌鲁木齐之前都只有一条跑道,因起降架次多,乌鲁木齐一直是国内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之一。扩建后可以极大缓解这几座机场的现有压力。
成都持续推动与荷兰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合作。2023年,在“成都·欧洲文化季”活动框架下,荷兰带来“阿克苏诺贝尔——舞出你的色彩”“在成都遇见荷兰”等主题活动。2024年9月至12月,“成都荷兰日”在蓉举行,包括艺术展示、荷式运动体验、电影周及主题市集等精彩纷呈活动,成为增进两地民众相互了解的生动实践。(完)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作为此次大会的配套活动之一,印刷服务美好生活专题展围绕“印刻美好 智享生活”,通过“可触摸的展品、可感知的科技、可参与的互动”,展示印刷技术在生物医疗、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多维呈现印刷业在民生服务、文化传承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向与会者诠释何为“万物皆可印”。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同时,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落地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实体平台,吸引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落地,成为首家在京设立代表处的境外仲裁机构;与北京金融法院、北京四中院、朝阳法院、朝阳区检察院开展战略合作,落地全市首批涉外金融巡回审判机制和国际商事法庭巡回审判庭,为区域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落地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基地(北京朝阳),加强区域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