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31 06:32:40 | 浏览次数:1631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但随着税收征管能力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不断提高,企业实际税负正在逐步接近名义税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痛感会更明显,一些企业如果不能承担可能会选择停业,这不仅影响就业,更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议程设置失灵。新任领导刚上任,却没有提出让民众有感的重大改革行动,欠缺议程设置能力,迄未展现其领导能力,无法主导政治议程,反而任由蓝白“在野”党主导议题引领风潮。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张佐姣认为,香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是香港国安法实施成效的生动注脚。香港国安法的成功实践证明,安全与发展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相辅相成的必答题。唯有筑牢国家安全防线,香港才能心无旁骛谋发展;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安全保障才能获得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绵阳6月30日电 (张延)6月30日,第七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开幕。活动以“寻根大禹故里·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海峡两岸大禹研究专家学者、台湾各界代表、大禹后裔代表、大禹遗迹地代表等200余人齐聚大禹故里。
1935年1月26日,方志敏率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到江西玉山县时,当地村民雷春元热情招待了饥渴交加的红军战士。临别时,方志敏把自己使用的一副望远镜挂在屋前树上作为答谢。三天后,方志敏因叛徒出卖被俘。这副望远镜成为他留给乡亲们的最后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