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3 23:06:55 | 浏览次数:9365
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国家在地方合作、人员往来、教育交流、文化旅游等领域达成一系列新的合作成果,拉紧了同心同德、相知相亲的人文纽带。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在中亚开设更多文化中心、高校分校、鲁班工坊、中医药中心等,在中国高校增设中亚语言专业,继续实施好“中国-中亚技术技能提升计划”,加强同中亚国家立法机构、政党、妇女、青年、媒体、智库等合作,深入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六国元首见证签署多份友城协议,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城数量突破100对,完成了习近平主席3年前提出的倡议目标。北京和杜尚别直航首飞,中国同中亚国家首都直航实现全覆盖。六国签署促进人员往来便利化合作倡议,同意出台简化签证手续等便利化举措,让中国和中亚国家民众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各方商定积极推动互设文化中心,合作开展“中国-中亚文化和旅游之都”评选,联结六国历史文脉,传承千年丝路情谊。此行期间,《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在中亚五国播出,习近平主席引用的中国诗文典故广受当地民众关注和喜爱。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
此外,陕西省还开展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和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7万家、家庭农场11.1万家、省级产业化联合体200个;促进带农增收,探索建立“企业+场社+基地+农户”“集体经济+企业+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通过订单农业、吸纳就业、入股分红、合作联营等方式,将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
人才上,实施医师科学家培养、青年临床研究人才培训、创业CEO人才特训等计划,形成了紧缺人才引育的有效路径。资金上,积极发挥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围绕早期研发和产业化落地“两头”拉动北京投资。探索设立并购基金,更好支撑产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