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5 15:44:49 | 浏览次数:1649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团队和合作者一起,设计并在动物模型和人类心脏组织中演示了一个小型临时起搏器的有效性。该装置大小为1.8毫米×3.5毫米×1毫米,比之前报道过的任何起搏器都小,而且能使用微创技术植入。该装置内的电极在遇到体液时会产生电流,从而无需外部电源或导线。这种设置能让该装置在与一个皮肤界面的无线单元配对后自主工作,该单元可检测心脏活动以及用光学方法无线控制该起搏器。
研发人员介绍,以往风电机组叶片结冰后的除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新能源行业的难题。以一个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的风电场为例,每年因风机覆冰导致的电量损失达1000万度左右,相当于约50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这种技术采用非接触式设计,目前已在5兆瓦大容量风机上验证成功,预计提升覆冰期间发电利用小时50%。相比传统电加热能耗高、气热法效率低、防冰涂层寿命短等技术痛点,实现了非接触式除冰,无需改造叶片结构,具有保护设备安全、节能高效等显著优势,特别适用于高寒山地风电场的复杂环境,为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注入创新动力。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研究植物就是需要经常去野外进行实地观摩与考察,像老一辈的植物学家蔡希陶、吴征镒,都是走过了中国无数的山山水水。”在多年积淀下,姜北逐渐“摸到”了研究药用植物的门道,现在在野外遇到的大部分植物都能认出它们的科、属,推测出其可能含有的主要成分。
“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后,二舅来鸡山岛还带着旧衣服送给我们,那时候这里拿得出手的只有鱼干和虾米,现在岛上的新业态发展很旺,许多台属吃上了‘旅游饭’。”林文彪说,如今,他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鸡山籍台胞的后人有兴趣回海岛喝一杯咖啡、拍一组美照,“无论出发多远,也不能忘了根在哪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