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31 02:02:35 | 浏览次数:7928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活动现场,中美青少年互赠纪念品。“我和美国青少年共同聆听小小的乒乓球如何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当我把球拍交到美国朋友手中时,突然领悟了‘小球推动大球’的深刻含义。”上海青年学生代表陈嘉晟说。
据官网介绍,四川绵阳是我国重要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邓稼先、于敏等9位“两弹一星”元勋和成千上万的科技精英在这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海峡两岸红十字生命救护定向徒步活动于当天下午举行,两岸红十字组织的30多支队伍、300多名队员参与。活动中,参赛队员通过徒步、跑步的方式,完成现场设置的红十字应急救护、人体器官捐献等知识问答与技能展示项目。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超40%,预计2029年将超过3000亿元。在文化产品内容创新与产业链升级的双轮驱动下,近年来崛起的中国数字文化IP正深度撬动消费市场,释放更大增长潜力。(完)
曾文莉认为,在职业选手商业价值充分释放后,其成功效应才会吸引更多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从事网球运动,而这是中国网球经济发展的根基。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