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02:33:54 | 浏览次数:3589
近年来,中国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持续提升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原则相适应的金融服务质效,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海洋产业和涉海产业发展,为海洋经济“蓝色引擎”加速运转注入澎湃金融动力。
在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大湾区的外贸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发展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凭借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大湾区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企业的底气,来自政府举措的精准“撑腰”。拿工业机器人为例,位于佛山顺德的一家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生产的机器人既有用于搬运货物的,也有用于精细加工和金属焊接领域的。由于每台出口的机器人都要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因此每台机器人都需要单独登记对应的成品和材料清单。在过去,企业每天要向海关提交超过200条新的产品备案信息,而且必须等到机器人完全组装打包后,才能确定最终的材料清单,在出口高峰时期,企业的交货效率有待提升。在海关的指导下,现在企业在生产完成前可以提前申报材料清单,同时采用更适合自身实际需求的海关监管模式,交货速度提高了一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明显增强。根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的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了56.4%。
总台央视记者 王莉:我现在是在广州南沙港,今天早上过来的时候,看到这里特别繁忙,港口里船只进进出出,装货卸货忙个不停。在我的右手边,现在可以看到,停靠着好多从珠江内河码头过来的驳船,上面都装满了货物。而在我身后就是国际货轮的停靠区。现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正在将一批批即将出口的货物吊装至这些国际货轮上。在“一港通”模式下,从珠三角19个水路码头完成通关手续装箱的货物,到达南沙港之后,不用再进行二次的申报和查验,直接换乘国际货轮出口海外,可以说是无缝衔接。企业也能够根据国际货轮的船期,灵活安排发货,最大限度减少货物在港口的等待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当地企业告诉我们,在“一港通”模式下出口的货物,物流时间从原来的5—7天缩短至1—2天,每箱货能省下300块钱的成本,对外贸企业来说,可以说是省时又省钱。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成都6月8日电 (杨予頔)“走!双脚上,不要犹豫!”在8日一早举行的“奔跑吧·少年”“快乐之星”成都市青少年体育联合会青少年跑酷比赛(以下简称跑酷比赛)上,200余名跑酷少年在家长的加油鼓劲下,穿越在成都城市广场的赛道上。
北京6月9日电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9日分享一篇汇集多名专家观点的文章,探讨如何适应人工智能兴起带来的职业变化。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近几年,保护区加大了红树林保护修复力度,已种植红树林195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