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3 15:15:16 | 浏览次数:4059
活动现场,6声浑厚钟声划破长空。“缅怀先贤……”随着主祭官画外音传来,60名身着青绿汉服的女子手捧香粽菖蒲,踏古琴清音翩跹而出。屈原塑像被缓缓护送入舞台中央,112名身着汉服的学童齐声咏颂祭文的声浪在江岸回荡。随着粽抛碧波,香囊、栀子花赠客,流淌千年的龙舟文化,化作平安顺利、幸福安康的当代回响。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与研究基地主任马凌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力量,又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两个结合”进一步打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魂脉和根脉,有力回应了时代之问和文化之问。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主任朱清河认为,“两个结合”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内容、观念的结合,也是最核心的结合。中国国际传播需要从各个领域、从多个层面协同并进,在多主体的交流与互动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垒认为,当前媒介与社会巨大变迁背景下,个人生活走向前台、公共生活发生衰退,中国新闻人面临新的价值追求与重新定位,应坚守专业实践、面向社会实践、适应媒介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肖伟光认为,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普照的光”,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文化表征、是中华民族文化生命体的“灵魂所在”。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维护和巩固文化的主体性。
作为本场焦点赛,中国拳手刘中与世界排名88位的桑提西玛展开WBO东方洲际拳王金腰带争夺战。世界排名71位的刘中凭借国际赛场的丰富经验,与桑提西玛展开激烈对决,最终成功捍卫荣耀,获得职业生涯的第四条洲际拳王金腰带,拿下四冠王成就。
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走入网球馆和网球场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在郑钦文夺冠后更加明显,其中尤以青少年人群为多。
“同学们,你们知道的微生物有哪些?它们究竟是人类的敌人还是朋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微生物有病毒、细菌,印象中是其不好的一面。但实际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亦师亦友’。”在浓厚的现场氛围中,高福院士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龙舟队伍带队老师王子(中文名)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舞龙,曾与舞龙队伍一起参加过数次比赛,不止一次拿下舞龙舞狮赛事的冠军。自己对龙舟的兴趣也是由舞龙而来,这次是第二次参加龙舟相关活动。参加此次划龙舟体验的留学生,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是龙舟活动让我们聚集到一起,进行团队协作。”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