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8 08:21:00 | 浏览次数:1185
“客人是条‘龙’,不来要受穷。来到义乌的,就是新义乌人。”义乌市委宣传部干部金鑫如是说,“当前,义乌实有人口(含流动人口)近310万,其中户籍人口90多万,外来人口近220了,并有常住外商2万多。”鸡鸣山社区聚集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外籍居民,被这个社区居民称为“联合国社区”。2014年,这里成立了全国首个社区境外人员服务中心,开办了“家门口的孔子学院”。他们打趣地说:“学好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他们早已把自己当成义乌的主人。
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7893亿元,铁路投产新线3113公里,公路里程增加5.35万公里,三级及以上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占比提高至12.4%,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增加93个,颁证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增加4个,邮政行业各类营业网点增加3.3万处。
广州6月11日电(郭军 吕翀)6月11日,一列满载500米长钢轨的专列稳稳驶入广湛高铁广佛段施工现场,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长轨换铺阶段。作为中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湛高铁建成后将显著提升粤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水平。
获奖案例涵盖住宿新场景、游乐新场景、线路新场景、美食新场景、最佳宣推活动五大类别,不仅做到有新意、有亮点,更涌现出一批极具话题性与传播力的文旅融合场景。这其中,地处“黄浦江两岸黄金旅游圈”核心位置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在今年焕新亮相,游客可在这里看百年上海,食沪上佳肴,周边还可轻松直达东方明珠塔、浦东美术馆、外滩观光隧道等景点,乐享这座“会议+都市文旅休闲度假地”。而青浦的蟠龙天地则在保留江南古镇传统格局的基础上,焕新沉浸式消费体验,成为“夜生活+古镇经济”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关系。在推进人民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统筹好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关系,让城市历史与现实、未来相融合,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失文化底蕴与历史根基。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下足“绣花功夫”,以精细化的管理与保护措施,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全方位保护;协调好城市更新与文化共生的关系,做好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全面普查,完整保留那些凝聚着人民情感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存,让每一处历史遗迹、每一段文化记忆都得以延续。同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强化特色文化资源的推广与传播,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让城市居民有史可讲、有物可瞻,让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世界文明在传承、交流与互动中走到现在,形成了多姿多彩、多元共生的“百花园”。如何借助互联网,携手构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当前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