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6 07:40:15 | 浏览次数:9763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作为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煤炭先进产能快速释放的新疆,主动服务于全国能源保供大局,新疆煤炭保供“朋友圈”越来越大。“创新煤炭运输方式,构建‘公铁水海’多式联运体系,新疆煤炭成功开辟了通达全国的战略通道。近年来,新疆煤炭依托这一高效网络,已突破地理限制,远销至西南、华中、华东及华南地区。”新疆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奎说。
近年来,中非在热带病防治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研发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全球疟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在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科摩罗等国家开展疟疾和血吸虫病等试点研究,共享中国热带病防控成功经验、技术与产品,惠及非洲民生。中国在塞拉利昂建设了中塞友好实验室,在埃塞俄比亚援建了非洲疾控中心,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提升了非洲热带病防控能力。
“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
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
去年,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画出国际航空枢纽的蓝图,提出“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2024年,西安机场旅客吞吐量4703.04万人次,排名全国第11位;乌鲁木齐机场旅客吞吐量2776.57万人次,排名全国第18位。西安去年GDP为13317.78亿元,排名全国第21位;乌鲁木齐去年GDP仅为4502.16亿元,排名全国第7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