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9 08:53:04 | 浏览次数:9313
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因腿脚不便、体能下降、子女不在身边等原因,买菜做饭成了一道难题。如何更好满足老年人的用餐需求?近日,记者探访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街道红居街社区的美意延年综合服务中心。
从衣食住行,到精神文化、社交需求,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正在释放。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银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倩表示,当前老年消费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升级趋势,品质化、多元化需求日益凸显。基础消费领域,老年食品正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要求的健康食品需求旺盛;居住方面,适老化改造加速推进,无障碍设施成为新刚需;医疗保健领域快速增长,基因检测、分子诊断、早期筛查等产品和服务备受青睐;教育文娱和银发旅游成为消费新热点,老年大学、文化娱乐和康养旅游产品需求激增。“这些变化共同推动老年消费市场朝着更高质量、更个性化方向发展。”陈倩说。
潮玩盲盒、火车票盲盒、考古盲盒、文具盲盒、美妆盲盒……从装着未知玩偶的纸盒,到容纳各种品类的“魔盒”,盲盒已经从一种产品化身为一种营销方式,渗透进商品与服务消费的各个角落。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就盲盒消费主题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474份。调查结果显示,68.25%的受访者曾有过盲盒消费体验,其中80.32%的受访者每年购买盲盒产品的花费在300元及以下,11.03%的受访者花费在301-500元,8.64%的受访者花费在501元及以上。
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文化遗产是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赋能、产业融合,让文化遗产成为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播的现代文化载体,其衍生出的多元文旅服务和产品,有效满足了大众新的文化消费需求。如洛阳应天门遗址博物馆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在遗址本体上方构建全息投影剧场,游客可目睹三重历史时空叠加,在交互中深化文化认知。又如龙门石窟研究院启动了“数字寻亲”,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单位,对散落在全球的石窟碎片进行数字化扫描。比对浮雕老照片,还原衣纹走向;菩萨面容参照同期造像,虚拟补全神韵……2023年,《文昭皇后礼佛图》率先“数字复活”,借助AR(增强现实)技术,游客能直观感受浮雕雍容华贵的气韵。数字技术的参与、可互动的文化场景,突破传统博物馆展陈模式,实现从单向展示到沉浸共生的转变。
“习近平主席指出,本届西博会聚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区域交流合作。虽然我们是首次参加西博会,但已经充分感到西博会是撬动区域经济的超级支点,是赋能品牌势能增长的优质舞台。”五八智能工作人员顾宇澜说,期望西博会这一平台,帮助东部技术与西部需求实现对接,为项目布局和落地提供建议,共创新的商机。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男双赛场,日本组合篠塚大登/户上隼辅3:2战胜中国台北组合高承睿/林昀儒获得冠军。国乒两对男双组合早早出局无缘四强,这是中国队自1975年以来首次无缘世乒赛男双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