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4 09:25:46 | 浏览次数:0568
从博物馆本身来看,随着各地对文博基础设施投入持续加大,许多博物馆的空间设计、展陈手法和互动装置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最近甘肃省博物馆以馆藏国宝级文物铜奔马为原型,打造“绿马和朋友们之家”主题空间,让这一经典IP走进会客厅、书房等6个主题区域,观众可以沉浸式体验“文物的现代生活”。这些硬件的升级,不仅提升了观展体验的科技感和趣味性,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打卡、拍照、分享的新场景,吸引他们走进博物馆,拉近与历史的距离。
适度超前也有面向未来的考量。李瀚明表示,最近几年,国内长途旅行取代了一部分出国游的需求。西北是国内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新疆、青甘大环线等热度居高不下。西北遥远,高铁也不发达,更依赖民航运输。此外,西安和乌鲁木齐还有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需要。
其二则是我国自去年5月起开始实施的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有的外国旅客从上海入境到浙江体验江南水乡,有的从厦门入境去漳州打卡土楼风情,漂洋过海体验“慢生活”,收获的性价比、仪式感双双“拉满”。不仅如此,为了方便外国旅客“丝滑”入境,我国沿海的13个邮轮口岸不断优化流程,帮助游客实现快速通关。
公开资料显示,陈政高,男,汉族,1952年3月生,辽宁海城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系货币银行学专业毕业,经济学硕士,系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
与此同时,博物馆文创团队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调研,不断迭代产品和服务,从年轻人的展览喜好出发,开发出越来越多富有IP魅力的文创产品和主题活动。一些精美的文创产品,还因其美学价值成为“社交货币”,引发年轻人打卡“晒同款”。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凤冠造型冰箱贴,自推出后仅8个月销量就突破百万件,衍生产品系列销售额破亿元,成为国博文创史上的现象级爆款。这一成功案例背后,恰恰体现了博物馆对年轻人观展心理的精准洞察。
许其亮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胡锦涛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许其亮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同期在复旦大学200号《为了民族的解放与进步——革命文物中的复旦和复旦人》主题展厅开讲。展览展出中共一大纪念馆珍藏的148件有关复旦大学师生员工光辉事迹的革命文物、报社精心摘选的《申报》中的30个与复旦大学有关的故事、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支持的《申报》原件,生动讲述复旦大学和复旦大学师生员工为了民族解放与进步不懈奋斗的故事。(完)